朱应湖

坚心守志 爱岗敬业——记退役军人朱应湖

今天,让我们来认识上杭县“最美退役军人“之一”——上杭县殡葬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朱应湖!

朱应湖,1994年入伍,1998年退伍,现任上杭县民政局机关党委委员、殡葬管理所、殡仪馆党支部书记。1994年,时值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朱应湖,成为一名消防战士。在一次执行灭火救援战斗中,他为了减少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失,保护身边的战友,不幸被大火烧伤,造成三等甲级残疾。1998年,他退伍转业回到地方,被安置在上杭县殡葬管理所,成为一线殡仪职工。至今,他已在殡葬行业工作21年。

21年来,他经手火化的遗体达3万余具,每天24小时值班服务,随叫随到。他不断努力,从一名普通的火化工到熟练业务骨干,火化班连年优秀。2017年任殡葬管理所、殡仪馆党支部书记后, 仍然工作在一线,经常参与和指导业务工作。他坚心守志、爱岗敬业,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!在他的带领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火化骨干。由于工作表现突出,2010年朱应湖被评为“殡葬管理所优秀职工”、2011年获得县“劳动模范”、2013年被评为“全市优抚对象先进个人”等。     

坚定信念,踏入殡葬行业。“这是一项必须认真严肃对待的神圣工作。我们通过规范的、专业的殡葬丧葬礼仪形式来告别死者,表达生者对逝者的尊重与敬仰,彰显生命的价值……”提起这份职业,朱应湖认真地说,也认真这样做。刚进入殡仪馆工作,朱应湖便成为一名尸体接运工,但是朱应湖以忠诚、朴实的性格和军人顽强的毅力,努力做好殡仪服务工作,他干一行,爱一行,专一行,成为本行业的行家能手。

坚守初心,成为行业尖兵。“物壮则老。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。殡葬业虽然有时不被人理解、看不起,但这份工作,总得有人干。既然干了,就应该踏踏实实地把这份工作干好。”这是朱应湖经常说的一句话。“要说不怕那是假的,但适应后就习惯了。”朱应湖至今记得自己第一天工作的情形,不过,他很快就摆脱了恐惧心理。“我们干这行时间长了,每天都要面对生离死别。同样,我对生命也有了更深的感悟,我觉得在死亡面前,人的生命是平等的,没有贵贱之分。我们作为生命终点站的‘守护者’,是在做善事,能让逝者有尊严、安详地离去。让生者的心灵得到慰藉,没什么好怕的。” 朱应湖这样说,也这样做。为了提高殡仪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,朱应湖经常虚心向老同志学习,并且做好笔记写心得,具体工作主动做,抢着做,不嫌脏,不怕累,在不断实践中提升个人素养。扎实的工作作风,促使他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,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好评。几年时间,他由一名普通的接运工、火化工,成为一名优秀的火化班长,带出一批技术娴熟的殡仪一线服务人员。

坚心守志,诠释为民情怀。为方便群众,殡仪馆24小时提供服务,作业班实行分组轮流出工。每逢节假日,大多数人都在休息,沉浸在与家人、朋友相聚之时,朱应湖却没有节假日,不分昼夜与馆里职工一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。他已经记不清多少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,共享团圆饭了,愧疚之心油然而生,而他却义无反顾。朱应湖在部队烧伤致残,全身大部分皮肤,由于手术原因造成毛孔汗腺闭塞,汗水很难排出,气温一高,奇痒难忍。工作中,朱应湖还要兼顾火化工的职责。一般火化工人都不敢钻进高温火炉中,清理维修。十几年来,朱应湖作为一名火化工,无数次钻进炉膛维修机械,忍着高温烘烤导致的奇痒,有时一干就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维修,走出炉膛时全身衣服被汗水湿透,连在场的丧属都感动不已,连声道谢。 

“雁归有时,潮来有汛。唯独明月不再升起,愿逝者安息。”这也是朱应湖常挂在嘴边的话!他的事迹虽然没有轰轰烈烈、没有惊天动地,但他却年复一年、日复一日,始终坚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退役不褪志的军人本色。(来源:上杭县退役军人事务局)


微信图片_20221123163758.jpg

微信图片_20221123163806.jpg

龙岩市退役军人学习平台

技术支持:厦门大众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
技术支持热线( 工作日 周一至周五 ):0371-55133858、0371-55967517